close



  阿福出場就把我的眼淚逼到眼眶中打轉,每出場一次就累積蓄水量,終於讓我繼勞勃瑞福(也 是阿福呢!阿福果然是我的淚之殺手@@)「輕聲細語」後再次淚崩於戲院,抽慉到我感到整排沙發都在抖動。而貓女勸韋恩跟她一起離開的那段對話也很催淚。不 過,我一直都有深深的疑問:那個穿蝙蝠裝的人真的是貝爾嗎?

  當阿福說出他的願景時就可以知道這個 忠心的管家不只是把布魯斯當成少爺那般地侍奉著,而是真心地愛著這個一直為高檀市出生入死的蝙蝠俠。愛到希望他的少爺可以不要再拿自己生命去犧牲。我沒看 前兩集,但透過部份劇情稍微知道布魯斯的頹廢與逝世的摯愛有關。阿福說:「我已經埋葬太多布魯斯家的成員,不想再埋葬你。」當噙著淚的韋恩說:「再見,阿 福。」我的心都跟著碎了。

  而驅使我前往戲院的原因是我想看連恩尼遜,可是,他的戲份,也……太驚 鴻一瞥了吧!李維的戲份倒是出忽意料的多,幾乎都由他串聯主場,並且結尾的安排頗耐人尋味的。而我最訝異的是瑪麗恩的角色,是我太專心於阿福的淚彈了還是 我本來就笨呢?(題外話:阿福曾說跟好的團隊與演員合作能激出更高的火花,而這集合作到的夥伴就是,也令他感到很高興與榮幸。)

   整部電影場面都很大,導演捨棄3D而選擇大量IMAX畫面賦予了電影更磅礡的氣勢感,宏偉度一點都不輸3D畫面,而我個人喜歡這個更勝3D。當然,電影 也不乏熱血的場景,譬如:韋恩的掘起與反撲(哦,為了不爆到雷,請容我這般含蓄地介紹親愛的蝙蝠俠的變身過程)、街頭大火拼、預告中的足球場塌陷……而報 章雜誌一直爆雷貓女有很多武打場面,倒也還好,但是她騎摩托車的英姿很帥是真的。重點是克里斯多夫諾蘭處理畫面非常的簡潔與有力,節奏更是沒話說,完全不 拖泥帶水,而且畫面跳躍之後還是能非常完美的銜接在要傳達的重點上,每段鋪陳皆有其目標任務,除了說過癮之外,我只能繼續抖動我的肩膀來向導演致敬了。 (克里斯多夫諾蘭:這怎麼好意思呢!)

  班恩這個角色的張力非常大,一出場就以壓倒性姿態擄獲眾人 眼光且孔武有力到幾近刀槍不入,他每下打中韋恩時我都忍不住驚呼出聲(當然是心裡大叫啦!),痛得……非常徹底,但鐵漢也是有柔情的,急遽直下的劇情真的 太令人傻眼了,還以為黑暗已經無可扭轉,烏雲籠罩的高檀市見不著陽光了。反派角色塑造得很成功,只可惜和一開頭犧牲的同志一樣,他也是為了成就霸業的一部 分,就連幕後主使也不例外。雖說整部電影有165分鐘這麼長,但因為劇情實在串聯得太緊湊了,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,且跟前兩集的劇情連續地不著痕跡, 當線索都拼湊出來時那種恍然大悟的流暢感,能做到這樣的導演,當代應該沒有幾個。(克里斯多夫諾蘭:好說好說。)

   這是蝙蝠俠系列作的完結篇,我不是蝙蝠俠的擁護者,但看完這集,我深深的感動著,並且認為結局是對韋恩最好的安排,他也值得這樣的安排與結束。而阿福, 也該告老還鄉做自己了(拭淚中……)。我不會拿這部和前兩集相比,時空背景不盡相同了,同樣的方式不見得可以再創造出一次經典來,但就系列作的收尾來說, 我認為這也已經是經典了,相當完美的句點,雖然少了小丑。

  悄悄話:熱血的場景少不了熱血的份子,那個一直諷刺李維是熱血青年的副局長,在大火拼裡的熱血模樣比起李維沒有遜色多少,雖然熱血也代表著某種意義上的,犧牲。

   瑪莉詠柯蒂亞跟摩根費里曼的表現很中規中矩,沒有特別搶眼的部分,但也沒有相形遜色,只能說這部電影裡的演員都是硬底子,而阿福的角色換了戲裡任何一個 演員表現,相信也能呈現相同的結果,張力或許可能不同吧!安海瑟薇雖不到亮眼的程度,但我喜歡這個不過份張揚與表現的貓女,她顯得與生活很親近,不是悶葫 蘆的那種,是勇於說出口的,而且很可愛。而主角的表現是完美的告別之作(此系列),我只能說我相當喜歡這集,喜歡黎明昇起所賦予的光明與希望感。班恩說: 沒有希望就不會有全然的絕望。但如果沒有希望,又如何能擁有絕望中看見光明後的全然欣喜呢?雖是如此,還是感覺當布魯斯身陷再生池中,那種求生欲望與所處 環境的衝突跟掙扎不夠強烈,就連被班恩高壓控制的城市也感受不出那種與生無緣的絕望感,這應該是整場電影看下來比較深刻感到小缺乏的地方。  

  配樂一樣打動我了,我就是對磅礡的史詩音樂沒有任何抵抗力。今晚很美,因為夜色中隱隱看得見蝙蝠俠的標誌。這個世界需要英雄,更需要相信著英雄的人們,晚安了。

Jul20'12 00:43



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臨宵 的頭像
    臨宵

    天堂馬戲團

    臨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